有损检验法会对检材造成不可逆损害,使用前需征得送检方同意并对检材拍照留存,同时做好测试,尽量降低伤害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朱墨时序有损检验法:
1.切割法:1989 年由公安部第二研究所提出,用刀片在朱墨交叉处切开小口,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横截面色料层次确定时序。适用于油性或干性色料且墨层较厚的情况,如印泥与激光碳粉等交叠。但不适合水溶性色料、色料层薄或形成时间长的文件。
2.剥离法:原理和切割法类似,1992 年提出,2003 年优化。用刀片刮开墨层,观察纸张表面纤维附着色料判断时序,适用于激光打印字迹和印泥(油)印文,不适用于水溶性色料及色料融合的情况。
3.成分分析法:利用电子探针或能谱仪分析交叉和非交叉部位表面成分对比判断。准确率高、操作简单,但印文和字迹均为水溶性色料时不适用。
4.溶压转移法:2003 年提出,用 5% 草酸溶液涂抹朱墨交叉部位,施压转印到复写纸,根据转印印迹判断。操作简便,适合书写、盖印压力大且成型时间短、交叉部分多的材料,不适用于色料已互溶或交叉部位过少的材料。
5.脱色法:基于脱色反应原理,不同色料在化学试剂作用下脱色情况不同。针对不同色料有相应脱色剂,适用于色料性质差异大、纸张薄且形成时间近的检材,易受墨水种类制约,色料互溶时不适用。
6.吸附法:2003 年提出,利用印泥和书写、打印物质物理属性差异,通过观察交叉部位对有色荧光粉末的吸附情况判断。仅适用于油溶性印泥与水溶性色料的检验。
7.粘取法:用透明胶粘贴朱墨交叉部位再揭下,观察粘取色料判断顺序。适用于油溶性印文及笔迹,不适合字迹凹入深度大的检材,操作时要控制粘贴强度。
以上内容由华亲安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整理提供,华亲安信是华谦旗下专业从事DNA鉴定服务项目的全资子公司,公司严格按照国际标准ISO/IEO 17025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,拥有一代及二代两大测序平台,久经考验的稳定专业人才队伍,专业从事DNA检测技术研究、技术支持等服务,为个人及公司提供科研用途的STR、SNP分型DNA检测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服务。如有需求请拨打:400-860-81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