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鉴定结果的呈现形式主要有两种。如果检测的 DNA 位点中,孩子基因能准确地一半来自父亲、一半来自母亲,多个位点都匹配,那就能判定存在亲子关系。正规的鉴定报告里会明确写 “支持某某为某某的生物学父亲 / 母亲”。亲权指数(CPI)也是判断亲子关系的重要数值,它是假设父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的可能性,与随机男人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可能性的比值。当亲权指数大于 10000,甚至更高时,从统计学角度看,他们存在亲子关系的可能性极大,基本可以认定是亲生关系。
要是在检测的多个 DNA 位点中,孩子和假设父母的基因差异明显,不符合孩子基因一半来自父亲、一半来自母亲的遗传模式,报告就会写 “排除某某为某某的生物学父亲 / 母亲”,这就说明他们之间基本不存在亲生血缘关系。比如在关键的多个 DNA 位点上,孩子和假设父亲的基因完全不匹配,就能证明不是亲生父子关系。
检测的 DNA 位点数量对结果准确性影响很大。一般正规的亲子鉴定机构会检测多个 STR(短串联重复序列)位点,STR 位点在人群中的多态性高,不同个体之间差异丰富,能有效区分个体。像有些 STR 位点在人群中有多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形式,每个人携带的等位基因组合都是独特的。如果检测位点太少,容易出现误判。因为少数几个位点偶然匹配,不能充分证明亲子关系,只有足够数量的位点都符合遗传规律,结果才可靠。比如只检测一两个位点,可能会因为巧合出现相似基因组合,但这并不能代表真实的亲子关系。
在亲子鉴定中,还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。基因突变虽然发生概率低,但也有可能出现。要是出现疑似亲子关系,但个别位点不符合遗传规律,就得考虑是不是发生了基因突变。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在结构上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。如果孩子某个基因位点和父母预期的遗传模式不一样,就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。这时,鉴定机构可能会增加检测位点,或者用其他检测方法进一步验证。比如从常规检测的十几个 STR 位点增加到更多,或者采用 SNP(单核苷酸多态性)检测这种更精确的方法,来确定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,以及亲子关系的真假。
另外,近亲关系也可能干扰鉴定结果。因为近亲之间在某些基因位点上会有相似性,像叔侄、祖孙这些近亲关系,遗传上会有基因共享的情况。不过,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专业分析和增加检测位点来准确判断亲子关系。他们会依据遗传规律,凭借丰富的经验深入分析数据,增加检测位点数量、扩大检测范围,排除近亲关系带来的干扰,进而准确判断亲子关系。总之,亲子鉴定结果的分析涉及多个重要方面,从数据比对基础、结果呈现,到特殊情况的考量,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。只有全面、准确地分析这些要点,才能得出可靠的亲子鉴定结论,为相关人员提供科学、准确的依据。不管是在法律纠纷中,还是解决个人情感困惑时,准确分析亲子鉴定结果都能发挥关键作用,帮助人们弄清楚亲子关系,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。
以上内容由华亲安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整理提供,华亲安信是华谦旗下专业从事DNA鉴定服务项目的全资子公司,公司严格按照国际标准ISO/IEO 17025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,拥有一代及二代两大测序平台,久经考验的稳定专业人才队伍,专业从事DNA检测技术研究、技术支持等服务,为个人及公司提供科研用途的STR、SNP分型检测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服务。